top of page
Genius Loci presented by Fai Redefined
Search


APSC的國王排名、Sigma 18-50mm f/2.8 DC DN Contemporary
全片幅相機平民化的趨勢已經持續多年,數家龍頭廠家不斷在入門和中階機體都投放不少資源,但對APSC相機就相對冷待,鏡頭群相對凋零且缺乏高質的鏡頭;雖只有Fujifilm對APSC系統始終如一,其XF鏡頭旗下的16-55mm f/2.8一代鏡王體積又令人卻步。要尋覓一支理想的鏡王,不少用家就只能轉向副廠出品。 對Sigma和Tamron等一線副廠而言,一支能與大廠一拼天下的鏡王相當重要,Tamron有著變焦倍率較高的17-70mm f/2.8,而Sigma則走輕便路綫,在2021年推出了Sigma 18-50mm F2.8 DC DN Contemporary,及後數年透過推出不同卡口版本,現在已幾乎囊括了所有APSC無反品牌的卡口了。 Sigma 18-50mm主打的就是輕便,三倍變焦倍率雖然略輸一籌,但配搭f/2.8大光圈卻能保持著 290g的重量,實在是相當吸引;就算是Fujifilm初代的變焦 XF 18-55mm f/2.8-4 R LM OIS,配搭著浮動光圈,其重量都已達310g。 和不少標準變焦鏡頭一樣,Sigma...
Fai Redefined
Oct 23


大光圈小廣角、Fujinon XF 23mm f/1.4 R
Fujifilm在X系列開始時候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光圈定焦鏡頭,然而除了超廣角的14mm 2.8、廣角的18mm f2,就沒有其他較廣角端的大光圈鏡頭了。為了補回這個空缺,在初期推出了數支變焦鏡頭後,Fujifilm便在2013年推出這支大光圈小廣角鏡頭:Fujinon XF 23mm f/1.4 R。 在XF 23 1.4推出的10周年,我才從朋友手上借來這支鏡頭,然後帶到了沙巴體驗一下。 23mm鏡頭放在APSC上的等效大約為32.2mm,類近35mm的小廣角鏡頭,一般也認為這個焦段適合作人文攝影,街頭抓拍。的確走在沙巴加雅街上,這個焦段十分適合隨拍,不論盲拍或是慢慢構圖也能拍到這個露天市集獨特的一面。 在室内狹窄環境下也能配合作構圖,不會如50mm的標準鏡頭般有著視角的限制,大光圈也能改善進光量,從而以較低的ISO感光度來維持安全快門,對APSC相機而言也是一大優點。 0.28 米的最近對焦距離也能配合拍攝食物,配上f/1.4大光圈也能拍到和一般手機拍出來不同的美食照。 鏡頭的對焦速度說不上是頂級的,只是足夠拍貓貓的基本動作,偶爾也會出現拉
Fai Redefined
Oct 19


Fujifilm GF670(一)、鰂魚涌午間散策
購入GF670其實已有一段時間,由於體積的優勢,不時也會帶著她到處拍照;本來也沒有打算為她開一個專欄,看到最近戰時炸彈的新聞後,突然又改變了主意。 儘管自己在東區上班,但卻不是很常走到鰂魚涌太古坊一帶,除了吃飯外,唯一會讓我走到這一邊,過去就只有濱海街16至94號的瑞士樓,...
Fai Redefined
Sep 21


靜謐之境、Canon Serenar 50mm f/1.9 LTM
現在著名的相機品牌Canon名字源自 觀音「Kwanon」,由其創始人 期許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加持下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相機,其最早期的鏡頭系列Serenar,意即寧靜、安詳、平靜,也是略有一份禪意。 本文的主角Canon Serenar 50mm f/1.9...
Fai Redefined
Aug 24


Horizon Perfekt(七)、和歌山城
7月5日一直被盛傳會發生大地震,及後更在傳媒及KOL的渲染下逐漸變成世界末日的一天,這個傳言在港台華文圈鬧得熱烘烘,甚至直接令香港訪日人數大幅下降,連帶機票價格也變得優惠起來。在這個盛傳末日的週末就到了兩天大阪與和歌山,除了簡單購物外,主要還是到訪了一直心念的和歌山城。 從大阪前往和歌山可以由大阪/天王寺站乘搭JR特急黑潮號至JR和歌山站;從難波站搭乘南海本線特急到和歌山市站,都是約1小時的車程,然後便可以轉乘巴士前往和歌山城下。而從關西機場前往的話則更接近,可以在日根野或泉佐野轉乘上述列車即可。 這次我兩款列車也有試坐過,價錢和座位上也是南海電鐵比較優勝,不過實際上還是要視乎從大阪何處出發才知道哪邊較方便。 相比大阪,和歌山只是個人潮稀疏的小城鎮,高樓不多,當日入住的Daiwa Roynet酒店都已是全市數一數二高的建築物了。 入住這邊的原因無他,就是要拍上獨特的和歌山城晨昏夜景,不過主力還是用上了Z8來拍攝,Horizone這邊因為難以處理窗戶反光問題而沒有多拍夜景。 從酒店出發橫過馬路就已經是和歌山城外圍的範圍了,適逢日本眾議院改選,城外也
Fai Redefined
Aug 18


蛻變為樓宇之前、阿公岩村
除了年前走訪過的數個將會發展成公營房屋的 東九龍寮屋村 ,在維港彼岸的筲箕灣也有一條命運相似的村落,她的名字叫阿公岩村。 阿公岩村是香港開埠初期的重要人口聚居地之一,1864年太平天國政權瓦解後,部分遺民為躲避清政府追捕而逃至阿公岩村落地生根;村民主要從事採石及捕魚工作,由...
Fai Redefined
Aug 16


從名古屋出發賞櫻、岩倉五条川及清州城
每個香港人心中大概都有一個外地的故鄉,每年到時候也會想走一趟;對我來說大概就是名古屋吧;今年的名古屋行就在4月初,主要的目的地還是為了賞櫻。名古屋地區櫻花盛開的時間通常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儘管每年受氣候影響而略有變化,而今年開花約在3月25日至26日,滿開期則落在3月30日至4月5日之間,而今年我則是4月4及5日到訪名古屋,剛好遇上晴天而和暖的天氣。如題所述,這次主要到訪的是岩倉五条川和清州城。
Fai Redefined
Aug 14


回顧二零二四年、翺翔天際
轉眼間又渡過一年,工作環境上算是沒有大變化的一年之中,對攝影的熱情也沒有減退,在view數沒有增長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在這個Blog上維持每月一篇,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和往年的回顧不一樣的是,這年拍菲林的數量大幅下降,實在不能把單位數的底片卷數作為標題。簡單回顧了一下這年所拍...
Fai Redefined
Jan 3


東大阪秘景、上石切第二公園
多數人說起大阪的夜景景點,都會即時聯想到最有名的阿倍野Harukas和梅田空中庭園。其實大阪周邊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夜景拍攝位置值得一走,這次則來到了東大阪地區的上石切第二公園。
Fai Redefined
Nov 30, 2024


Nikon F3(二)、東海夏日的城廓與花火
回顧7月的時候到了日本中部來一趟攝影旅行,數起來這兩年間也到訪了三次名古屋,雖然大家都說這裏很悶,也沒有甚麽特別景點,可我每次到訪卻都能發現些新地方,也能找到新的感動。而夜城與花火,就是這次旅行的主題。
Fai Redefined
Oct 19, 2024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