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之境、Canon Serenar 50mm f/1.9 LTM
- Fai Redefined
- Aug 24
- 2 min read
Updated: 2 days ago
現在著名的相機品牌Canon名字源自觀音「Kwanon」,由其創始人期許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加持下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相機,其最早期的鏡頭系列Serenar,意即寧靜、安詳、平靜,也是略有一份禪意。
本文的主角Canon Serenar 50mm f/1.9 LTM便是Serenar系列其中一支最早的鏡頭,早在1949年已推出;而不少通曉老鏡頭的玩家都應該知道,這支鏡頭基本上是參考了1935年面世的LEITZ Leica Summar 50mm f/2,兩者都是折疊式鏡頭,而Canon則有意將他的最大光圈做到f/1.9,以當時戰後的日本算是一項奇跡商品。

儘管如此,在拍攝城市比較多細節的環境還是能夠應付的。


拍著華富邨一旁的神像山,像是進入了靜謐之境。

老鏡頭最大問題的還是逆光表現,早期鏡頭沒有鍍膜之外,據説Serenar 50mm在鏡組邊緣的石墨材質退化後露出白色表面會引起玻璃反光折射,從而進一步使畫質劣化。
當然,有人也會稱這些眩光為Leica的聖光呢。

用來在街市抓拍的話,配搭著峰值對焦還是能夠作高速的手動對焦的;只是在光圈全開的狀態下,眩光滿滿的聖光就充斥在畫面不同地方,像是蒙上了Black Mist濾鏡的薄霧。


要追求老鏡頭感覺的,不論在外觀,還是拍攝出來的照片都幾近滿分,只是要追求畫質和安定感的話,這支鏡頭就只能長放在防潮箱裏了;大概這也是為甚麽我的Serenar自疫情過後就沒有再拿出去外拍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