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Nikon F3(二)、東海夏日的城廓與花火

回顧7月的時候到了日本中部來一趟攝影旅行,數起來這兩年間也到訪了三次名古屋,雖然大家都說這裏很悶,也沒有甚麽特別景點,可我每次到訪卻都能發現些新地方,也能找到新的感動。



到達的第一夜先登上了名古屋MIDLAND SQUARE上的展望台,除了JR TOWERS以外,這裏就是一般人能前往拍攝的最高點了,唯一缺憾是這裏無法完全貼近玻璃進行拍攝,因此有些角度會出現難以避免的反光。


這次主要的目標是要拍攝名古屋城,幸好這邊卻能用上Z8和70-200輕鬆拍下來;而F3這邊著搭配了105mm,架在圍欄上也能安全拍到長曝。



旅程的重點在距離名古屋乘搭新幹線約20分鐘車程的豐橋。有趣的小知識,豐橋這個城市本名為吉田,但由於日本全國各地有太多吉田(例如非常有名的富士吉田),因此在江戶時代後期便將名字以城市中心地區的重要橋梁 :「豐橋」重新命名,也就是右方照片遠處的那一條呢。



在豐橋逗留兩天主要還是要拍攝祇園祭的手筒花火和花火大會,之前也已經就手筒花火寫了一篇非常詳細的札記,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過程主要還是用上Z8來拍攝,由於前排人潮擁擠,底片機也只是拍了一張而已。


順帶一提,這邊也是用上了105mm。



第二天的花火大會則是選擇了吉田城鉄櫓旁邊的位置。


由於這邊部分角度會被樹木遮擋著,這裏比起觀賞,更是受攝影師歡迎,因此就算三點左右提早前往卡位,也有大量的空位可以選擇,直到開場前6點幾也能找到零星空位能坐下觀看。


觀賞性未必是滿分,不過就能拍到我自己想要的構圖。


夜城與花火,就是這次旅行的主題。

















除了祇園祭,這次還到了豐川最有名的稻荷神社,儘管沒有千本鳥居,這邊漫山遍野紅色石狐的靈狐塚卻有著另一種幽靜的感覺,不過假如晚上來這邊,被數百對石狐眼睛盯著應該會有點陰森。



離開豐橋後便直接到了位於三重縣的関宿。這個宿場町是連接東京和京都的東海道上53個宿場町之一,也是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之一,因此周邊的建築都得以保留,而整個城鎮風格都能保存並維持舊有風格。



其實自從2016年起便一直計劃著想要到一回関宿,除了本來就喜歡宿場町的氛圍,還有就是我喜歡的攝影師丸田あつし的著作《東海道夜景五十三次》封面上便是関宿的夜景,只是這次沒有時間留在関宿拍夜景。



主要還是因為計劃了到伊賀拍另一場花火大會,順路登上了伊賀上野城。伊賀固然不是一個旅遊城市,就連入住的酒店也感覺非常冷清,不過在天守閣上卻遇上了非常吵鬧的香港人家庭,世界真是小。



儘管沒有如其他城廓著名,但其實伊賀上野城擁有著全日本最高的石垣媲美大阪城,因此走上城廓上也能望到遠處,伊賀更有要道連接大阪及伊勢,深深理解到當初在這裏建城的戰略考慮。


與預期大有落差的伊賀也延伸到當晚的花火大會,計劃的拍攝位置沒能拍攝到伊賀上野城+花火的構圖,感覺到有點白走了一趟。



從伊賀回到名古屋後遇上了東海道新幹線作業用列車出軌而使班次大幅延誤的事件,儘管這次不同來往豐橋,也不用乘新幹線作跨城市移動,不過由於不少乘客需要轉乘普通列車來往名古屋和大阪,因此當晚前往岐阜也遇上了輕微延誤。



幸好也無阻登上岐阜城拍夜景,當日本來還非常擔心會下雨,結果除了遇上非常壯麗的火燒雲外,還有彩虹和高能見度夜景,實在是不枉此行。唯一可惜的是岐阜城天守閣上不能用腳架,因此沒能用上F3拍到夜景。



7日6夜的旅程就此結束,這次在日本中部遇上了極端酷熱的天氣,幾乎每天氣溫都升至攝氏37度,對於極需要踏足戶外的攝影旅行而言是一大煎熬,拍攝完夜景花火後往往要到9時許才能回酒店洗澡和吃飯,但做著自己享受的事情就這樣,就算現在回顧起來也會會心微笑。


Comentarios

Obtuvo 0 de 5 estrellas.
Aún no hay calificaciones

Agrega una calificació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