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Zenza Bronica S2(十一)、初春。


久違的Bronica篇。

二月中旬時因爲要外出考察的關係而有機會到平日難以到達的印洲塘,也同時在出發前得知當日會有好天氣,因此便特意用上近百元購入了一筒220格式的Velvia 100;幸好這次並沒有讓我對Velvia失望,反而令我有點喜歡上她。

相隔近一年,我再次報上了Prof. Owen的課。Owen的堂課的特點就是一定會有戶外考察去採集樣本,例如去年到塘福就是去採集潮汐平原上的砂粒來作沉積物的分析;而這次有關於海岸環境的課便是到印洲塘到吉澳一帶的内海採集海泥。

當日船隻首先由馬料水碼頭向狹長,也同時位處香港最大斷層的赤門海峽出發,繞經擁有香港最古老岩層的黃竹角咀後便向北面的印洲塘内海繼續前進。黃竹角咀由一層層的砂岩和礫岩組成,紅色的岩石是因爲古代沉積在河道的卵石在半乾旱的氣候下氧化,同時因摺曲作用而變成獨特的地貌。

印洲塘英文名字叫作Double Haven,雙重天堂的意思在於她常年都風平浪靜,在大浪四灣近年都變得人山人海後實在是香港少有寧靜而美麗的海灣。

旅程中唯一登陸的就只有鴨洲,一個同樣由氧化紅的沉積岩組成;因爲其獨特形狀和島上西北角的海蝕拱而被視爲猶如鴨的小島。

鴨洲被列爲地質公園印洲塘景區的重要景點之一,島上仍有極少數的居民,儘管已經有電力供應但始終交通不便;基本上島上就只能遇上幾匹寂寞的小狗。

Geomelon的Coastal分支小隊,可惜當天Van抱恙而未能前來。

抽取海泥、看看風景、然後一同談笑一番;就這樣的一天便在印洲塘渡過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