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變焦小獵槍、Nikkor 80-200mm f/4 Ai-s

變焦鏡頭在今天並不是甚麽新科技,近來也只有20-70 f/4或28-70 f/2等革新規格出台時候才會有多一點回響。然而回到1980年代,變焦鏡頭還是市場上的新產品,要得到顧客群的信任還是要做出具光學質素。


Nikkor 80-200mm f/4 Ai-s在1981年推出,當時是為了取代已發售近10年的80-200mm f/4.5,並和同時期推出的Nikon 35-70mm f/3.5 AI-s組成當時Nikon F的變焦中堅組合。


比起上一代的f/4.5,將最大恆定光圈推至f/4後除了進光量有所改善外,也將鏡頭重量提升約100克至810克,重量和今天的70-200mm f/4差不多。


儘管Nikon曾經在1982年推出了80-200mm f/2.8 AI-s,然而生產8年間也只有1,600支鏡頭出廠,可想當時能用上2.8變焦的人實在不多。













鏡頭的變焦方式為推拉式,左圖將變焦環向前推到盡頭時為80mm,而右圖將變焦環拉至最近時候則為200mm,操作時候就像是一把shotgun獵槍一樣。


有些人手上的80-200mm f/4可能飽歷風霜,變焦環會鬆掉垂下,我手上的則是還好。



最近一次日本旅行把他帶到了山梨県,然後長插在F3上拍攝;充沛光綫和收光圈下,基本上也沒有甚麽挑剔的地方,和當時Nikon的一貫風格一樣,細膩又銳利。



儘管在反差相對較大的地方也能保持平衡的對比度,在高光暗影位置均不會過分流失細節。




對底片相機比較熟悉的人都知道,大光圈鏡頭在舊時除了要加大進光量維持快門速度外,更重要的是讓對焦時候跟明亮來確認合焦。儘管我已經在用F3 HP,這支f/4鏡頭就是在昏暗位置比較難對焦。




在香港的時候也嘗試過用80-200 f/4來拍夜景和大逆光對著太陽拍攝。可以見到,整體的畫質也沒有崩壞,以1980年代的鏡頭而言也是非常不錯了。


(由左至右為 f/4、f/8 及 f/22)


為了更仔細測試,之前還把他經FTZ ii插到Z8上拍攝夕陽和新宿高樓群。在200mm焦距下,整體而言逆光拍攝還是會有炫光出現。


而從測試照片來看,鏡頭在全開f/4光圈時中央和邊緣畫質都已是不錯,但邊緣失光頗為嚴重;若把光圈收至f/8時候則幾乎沒有失光,收至f/22時太陽高光位置也受到衍射影響而變得柔化。



整體而言,這支鏡頭用上Nikon底片相機在一般旅遊和風景拍攝時候都能夠交足功課,不會讓你失望;說到重量和體積,和標準鏡頭相比的確要大和中一點,不過他都比大多數舊遠攝定焦大光圈鏡頭為輕便。


更重要的是,這支鏡頭現在港幣500元也不用就可以買到了,以這個畫質而言性價比相當的高,在網上也相當容易找到,在經濟低迷的今天就相當推介了。


更多的照片在下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