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蛻變為城市之前、古洞北攝影札記

古洞位處上水新市鎮的西陲,自1998年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便被選定為未來新發展區的地點,但曾經由於人口增長放緩而在2003年被擱置,直到後來房屋問題開始浮現,才在2008年被重新提出;2014年相關項目被提交到立法會時更引起了激烈衝突,可以說是及皇后碼頭、利東街、高鐵菜園村後,一次和城市發展相關而比較觸目的抗爭行動。


多年過去,經過多次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分區計劃大綱圖被通過核准,收地工作也開始於去年慢慢開始,多年前曾經被關注的村落、村民,也漸漸遠離傳媒的鎂光燈下。在推土機到來之前,不如再一次走進這個東北小村來記錄最後的風光。



這趟古洞北之旅在去年12月中旬舉行,這次選擇了經由新田公路前往,經過了錦田河下游一帶的紅毛橋;沿路也不難看到新界鄉郊邊陲已經沒有如昔日般到處農地,相反被不少露天貯物和臨時用途侵蝕。



越過雙魚河左岸,便正式進入古洞的範圍。沒有如旁邊的河上鄉或其他新界鄉村具有豐厚歷史,古洞正式出現在香港官方文獻也只在1900年,早期村民主要有客家人組成,沒有由一姓氏獨大。沒有任何原居民也讓古洞發展的路向和其他村落截然不同。


現時古洞的中心位置在青山公路旁邊,主要有著酒家和士多經營者,除此之外就有著一排寮屋。



而主要的還是一些鐵皮搭成的寮屋,有些看起來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裏面居住。



古洞早期的發展主要並非以住用為主要方向,除了三十多戶民宅,幾所大型的別墅;剩下的一大部分被辟為已婚英軍宿舍軍營及啹喀兵軍營,又叫作石仔嶺花園。自從英軍撤離後,這裏被改建為社區模式的安老院舍。由於落在新發展區的正中心,為了減少對居住長者的影響,政府嘗試在現址旁邊建設一座社福綜合大樓,將長者遷走後再重建。


然而將散落在石仔嶺20座低密度建築的900多位長者,一口氣轉移到有1,250個宿位的大樓,感覺上和把他們搬到集中營也沒有分別吧。



青山公路兩旁的古洞中心地帶,有著古洞蔬菜產銷有貸款限責任合作社和龍洲蔬菜產銷有限責任合作社兩個菜站,是昔日農戶將蔬菜外銷的地方。戰後的60至70年代是古洞最為輝煌繁盛的日子。據當時新聞報道,1982年古洞的農作物生產總值達5億5500萬,豬隻生產總值達2億2180萬,雞鴨家禽生產達5億4200萬。但到訪的當天,這兩個菜站都十分冷清。



在農業發展以外,60年代古洞還開始湧現各類型的工場,眼見開設工廠的獲利更為豐厚,有不少農戶也將農地轉為開廠從商,全盛時期位於古洞的小型工廠佔全港工廠總數的91%。


古洞地區曾被形容為自給自足的鄉村;古洞北是小型工業基地,古洞南的水土則較適合種菜種果,彼此互相配合,各個村落社群同時又自成一角。但經過建設新界環迴公路的收地遷拆,將古洞分為今天的南北分界,同時清拆了最熱鬧的墟市,到了今天不少工廠都已經被荒廢。



現時還在運作中的,同時又比較有規模的悅和醬園和廣德隆醬園,除了能看到到處放置的醬缸外,在大閘外面還能聞到微微的醬油豆香味;關於兩家醬園的歷史,大家可以Google一下,相信多年來的訪問一定會比我的短短兩句更加詳細到位。



這次到醬園外面還看到幾隻怕人的小喵,儘管走進時會立刻跑走,但我在旁邊靜靜拍照的時候,她們還是會在角落好奇地看著我;真不知道新發展區正式收地過後,她們又會何去何從。



實際上古洞北地區有數個零散村落組成,除了青山公路旁邊的古洞鎮中心外,還有旁邊的煙寮、東方村和塘角村,這次則主要到了東方村,感覺時多一些生活的氣息,建築物也更像是新界地區的鄉村屋宇。



當年各位村民都高舉著「不遷不拆,保護家園」的口號,也曾有居民到北區區議會請願要求「耕住合一」,想要保留現有的生活方式。但是幾年過去了,以往備受傳媒關注的村民都只能單獨地抵抗這股時代洪流。古洞北首階段工程也已經開始,相信幾年後這邊的收地工作也會開始。



樹影和村屋,東方村這邊的景色,很合我口味。



原本打算到志記鎅木廠看一看,結果走到馬草壟路附近時便被一帶木廠的狗狗嚇得不敢向前走了。



回頭走到石仔嶺村一帶時意外發現到放置柴堆的寮屋群,也是這趟旅程其中一張滿意的照片呢。



未來古洞北的收地工作相信會是一場長期戰,小型工廠在收地過後能遷移去哪裏,農戶能否在附近重新進行耕作,有沒有村民會經歷逼遷的問題,經過6年多也沒有解答多少問題。開拓新土地,興建更多房屋也是不可逆轉的主流民意,如何在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也是香港城市發展最大的難題。


在未能得到完美答案的時候,也許我們只能做一個旁觀者,靜靜記錄下古洞北在蛻變成大城市前的風光。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