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蛻變為城市之前、粉嶺北.馬屎埔攝影札記

除了去年拍攝過的古洞北地區,今年都終於把粉嶺北嘗試走過一趟,把蛻變為城市之前的景象記錄下來。



政府一般宣傳都會將這個東北新發展區稱為「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由於發展規模較大,很多人都會把目光放到古洞北這個名字上,然而從當年的抗爭歷程上,粉嶺北的居民卻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席位。這是因為粉嶺北地區蘊含著一個重要的議題:農業。



當年制定新發展區建議發展大綱圖時候,規劃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曾經為香港全境的農地作簡單的盤點,當年的統計顯示香港主要的常耕農地主要位於新界北部,包括粉嶺北新發展區範圍内的馬屎埔、烏鴉落陽,還有一旁的塱原和粉錦公路西北面的唐公嶺地區。因此,粉嶺北的發展計劃無可避免地地涉及大片常耕農地,當年不論在城規會和立法會審批相關計劃時都引起了公眾關注,加上當年正值後雨革時期,有不少社會人士也進駐馬屎埔一帶成立社區農莊,同時推廣本土糧食自主、耕住合一等概念。



儘管當年一系列的東北發展抗爭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本土農業的關注,然而現實卻沒有走向保留農地的方向。馬屎埔和烏鴉落陽一帶原本便屬於私人土地,因此地產商知悉新發展區的計劃後便加緊收購落釘,現時該地儘管未被政府收回,但早已經被地產商圍封起來,現在走過這一帶最大也只有破落的農住用構築物和連綿的鐵絲圍網。



穿過這一帶的田邊小徑便會到達石湖新村和梧桐河的河岸,這裏曾經是香港河流氾濫的重災區,直到1990年代開始進行了多次的河道工程,包括將河道拉直和設置防洪水池,才將氾濫風險降低;不過話說回來,1998年當時為了進行河道工程時也進行了一次收地工作,而面對了石湖新村村民的激烈抵抗,開山刀和石油氣罐都出動了,該次衝突也是香港主權移交後首次發射催淚彈,看回那時候的影片,也可見所謂最低武力的標準拉得有多低。


現時石湖新村附近已經被收回用作興建粉嶺繞道工程,而相信未來村落的所在地也會被收回吧。



當天回頭時還見到村民叔叔,真想問一下當年他又有沒有站在抗爭前列呢。



重新回到馬屎埔西村一帶,該處除了自2016年恆基成功作原址換地以興建馬適路8號私人住宅外,今年4月地政總署也開展了第一階段收地計畫,當時要求村民要於7月12日前遷出。有部分村民因仍未獲得安置而選擇留守,也有部分選擇無奈遷走,但最終也無力阻止9月16日的收地行動



正如上次到元朗橫州拍攝的經歷一樣,所謂收地其實就和蠻族佔領鄉鎮的場景一樣,走進別人家的房屋宣示主權,貼上標示之後便進行圍封,最後把門窗打破後便徐徐離開;假如房屋原本的主人還選擇留守的話,還可能會因為霸佔官地而被告上法庭。儘管城市發展標榜著現代文明的旗號,背後卻伴隨著如此野蠻的過程。



如此景象,也許在未來的新界北都會區也會出現吧。馬屎埔、烏鴉落陽,還有梧桐河北岸的犀牛望月,這些如此具本土特色的地名在蛻變為城市過後,也只會被一個又一個公共屋邨的名字取代,又或者被「粉嶺北」三個字概括代之;我們的後代要知曉昔日景況,也只能從舊照片、舊地圖中尋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