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Nikon FM2(八)、覲龍圍

在這一年儘管民間都發現不少包括主教山水庫和維城界石的新古跡,但也有不少不受重視的歷史建築被拆卸。回望歷史,儘管香港從史籍上可以追溯至千多年前的唐代,但由於清代康熙年間為打擊鄭氏而實施的遷界令,香港多數現存的古建築最多都是建自約17世紀的康熙至乾隆年間。要窺探過去香港樣貌,就只能尋訪散落在新界各處的舊村落。



還保留著完整圍牆和更樓的龍躍頭覲龍圍便是一個好地方。



龍躍頭一帶的村落源自14世紀移居於此的鄧氏,又稱新圍的覲龍圍被高4米的青磚圍牆所包圍,其規模和現存的香港圍村相比也是數一數二的宏偉。



以防守用途為主的圍牆上還設有槍口,方便居民在内抵禦敵人。



覲龍圍外圍原本還建有一條護城河,只可惜現時已經被填平作停車場,如能回復原狀相信能更顯整個圍城的威武。



而圍内現時還有保留少量舊建築,但多數的村屋也被重建成現代模樣,失去了古舊村落的風味。



現時覲龍圍内還有居民居住,各位在到訪時也要注意不要打擾到附近的居民。


除了覲龍圍,龍躍頭附近的新屋村和永寧圍一帶也有不少古跡建築,也因此古物古蹟辦事處在該處開設了龍躍頭文物徑,以推廣該處歷史同時方便遊客走訪。



當天其實還到了麻笏圍和崇謙堂,不過其宏偉程度就遠比不上覲龍圍的城牆;也可見覲龍圍鄧氏當時的財力實在不可小看。



反倒是沿途的寮屋更能吸引到我的目光。



啊,還有呀喵。




龍躍頭位處粉嶺上水的邊陲,過去可說是過著與世無爭的時光,而受惠於優待原居民的政策下,建屋和鄉村擴展也是如魚得水。




在未來皇后山邨即將入伙,到更遠在將來的北環綫東延計劃,這種鄉村生活會迎來怎樣的變化,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課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