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奔流到海不復返、澳門之旅

在接連的補習日子之間終於能抽空到澳門一逛,其實我只到過澳門兩次,這趟則想懷緬第一次到訪的感覺。由於不想製造太多到此一遊和明信片式照片,這趟只帶上了Nikon FM,鏡頭就備有主力的28mm和50mm,行程上也沒集中在景點,交通則是巴士和自己雙腳。

當日打算睡到自然醒才出發而沒有預購船票,不過早上八時多便醒來了,便到家附近先吃過早餐,然後才慢慢到中港碼頭購票登船。當日的遊客遠比我想像中多,連後補位置都無法提供。


約一時的航程其實不太久,聽著音樂想想行程便到達濠江了。下船後見時候尚早便先向議事亭前地一帶的觀光點進發。當日的天氣非常好,藍天都隨手可得。議事亭前地著名的噴水池,該處是有名的觀光點,也有不少連鎖店進駐,惟澳門的連鎖店名店只集中在旅遊區。


一下巴士便發現這種舊式卻帶點葡國色彩的唐樓十分新奇,不過多逛數條巷已經習已為常;橫街窄巷上望的天空被騎樓所佔據,可說是唯一不變的澳門景色。



還有就是滿滿的電單車。



澳門最大的象徵:大三巴。



穿過大三巴後便進入了亂走模式,不知不覺走進了附近的住宅區。澳門的住宅區中有不少小店,但並非每間均在營業。



三盞燈,是個傳統的露天市集;市面清潔,街市公廁質素也不俗;乾貨和濕貨均有擺賣,仍有不少街邊的粥品,糖水排檔,那些排擋對香港已漸成追憶。


別過三盞燈便是紅街市,是處古跡,但內部依舊作街市用途,有趣的是澳門街市會列出澳門路環氹仔各街市食品的平均價格作參考。



紅街市一旁是著名的龍華茶樓,一所有名的傳統式酒家,這次到訪澳門最為期待的是到龍華一遊,重溫當年初臨該處的感覺。


點心是自助式,由顧客親自選擇再帶回座位享用。這次隨意選擇了牛肉球和豆沙包,要了一壺普洱。因為自己一人的關係,沒有點太多點心。


不過全因只點了兩籠點心,才能好好品嘗那杯茶,從前飲茶總會覺得點心才是主角,茶只會喝到一兩口,這次咬一口豆沙包會覺得太甜,便把茶喝下,方能感受到那份甘味。



雖然點心不是上品之作,龍華的環境可說是滿分,沒有嘈雜的攀談聲,清幽中帶點懷舊的味道, 在此閒著也是人生樂事。在龍華閒了良久後便再次踏上旅途。



走了不久便行經了沙梨頭海邊街,位置較接近澳門的內港碼頭,是一處感覺像土瓜灣的舊區。



最後兜兜轉轉到了十月初五街,又是一處滿是小店的平民街道。回到新馬路之後便要考量一下後續的行程,當時約下午二時的太陽曬得正熱,腦中只有媽閣廟和東望洋燈塔兩個選項,最後想到媽閣附近有一所海事博物館,便打算前去涼涼冷氣。怎料這個選擇令我墮入萬劫不復之中。

到達媽閣廟後,只見指示牌寫著週二休館,一時便整個人怔住了;翻開手上的地圖見最近的景點是旅遊塔,便自暴自棄地決定徒步前進。

天哪!這是第二個大錯誤!



沿著西灣湖步行前進,看到塔在湖的正對面才知道路途十分遙遠,但卻固執地繼續向前走。



沿路看到晚間會到的主教山小堂。



既然難得,就自拍一下吧。其實已經累得很,然後在身上沒有食水,瀕臨累透中暑之際終於到達旅遊塔;塔下的商場沒有便利店,但眼見索價廿元的水也不假思索地買下了。

終於在商場裡又呆了數小時恢復元氣才重新出發,卻依然擇善固執地從旅遊塔步往主教山上。



沿途見到的角落型唐樓,帶點歐陸風情卻不失亞洲味道。


終於到山頂了,望向西面的是澳門和珠海;可惜山上的教堂很早就關門了,沒有機會內進參觀。


呆呆地站在山上兩小時多,期間前來的人也不少,留下的卻不多;最有趣的是山上的保安嬸嬸主動走來攀談,說起了在等候夜景,她便走回更亭拿手機來一同拍照。



這次澳門之旅就是為了這例景遠道而來;主教山眺望西灣湖和旅遊塔的景色真的十分出色,藍調之下更能見到它的魅力;不過看到西望洋附近正在密謀建設高樓,澳門不少人仕也擔心主教山的夜景會不保。

天黑過後便下山前往碼頭回港,所幸期間一切順利。這次旅程除船票外的花費不過百位數,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窮遊。(笑)

--

關於澳門的小小感覺分享

  • 飲品價格比香港便宜一半(這很重要喔)。

  • 在街從衣著上不能分辨誰是大陸人或本地人。

  • 攝影文化未如香港般濃厚,旅遊區外未遇過拿相機的人。

  • 路上的電單車真的佔了大多數,大概是小城市交通工具的特徵。

  • 澳門半島巴士班次尚可,報站系統清晰準確,廣播更有頗為有趣的葡語,唯路線連接度有待改善。

  • 氣候與香港相若,高樓較少,相對沒有香港的焗促,但感覺上日照較強,要注意補充水分。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