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冬日城市夕暮・2018編

Writer: Fai RedefinedFai Redefined

最近重看了一年多前自己所寫的《香港冬日城市夕暮五選。》,和去年所説的一樣,雖然香港的冬天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重重的煙霞或灰灰的天色,但其實只要遇上適合的氣壓配置、風速和濕度,冬天也能夠看到極爲理想的夕景。剛巧近日遇上了連續幾天的好天氣,因此想要寫一篇有關於香港冬日城市夕暮的2018版本,想要説一下自己在處理夕夜景的拍攝方法和後製過程。

拍攝方法

説到拍攝的話,其實也和其他基本的風景拍攝設定差不多;首先以Live View放大作仔細的手動對焦,低ISO以降低噪點對畫質的影響,設以f/8-11的光圈以加深景深,而快門則可以隨著環境光度的變化做出調校。

爲了應對天空和地景的光度反差,坊間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最近由於都在拍縮時攝影的關係,因此都配以漸變灰濾鏡以降低天空的光度,而我是用極度便宜的淘寶牌濾鏡做拍攝的,主要是因爲自己一直都不捨得花錢購入比較高價的ProgreyH&YLEE等牌子的漸變灰濾鏡。對畫質的影響當然是會有的,但最緊要的還是在裝上濾鏡後仔細做一次手動對焦,不然有幾次只依靠自動對焦卻發現照片都走焦了,真的心都酸了。

拍攝的話基本上和去年的是大同小異,但後製卻用上了不同的方法。

後製過程

由於前面都提及過天空和地景在日落時光度會有著强烈的反差,除了使用漸變灰濾鏡外,還可以使用後製軟件作出調整。基本上,在把照片檔案載入電腦後都會在Adobe Lightroom作光暗對比和色彩等調整,然後輸出成Jpeg後在放於Adobe Photoshop。

首先,載入一張以天空的曝光值爲主,同時是日落晚霞最爲亮麗的一刻的照片。

其後,再載入一張日落過後天色全黑,但大廈大多都亮起燈時候所拍的長時間曝光;例如維港的這張就以87秒拍攝以同時拍下船隻穿梭港口所留下的光軌。

然後右面的圖層混合模式中選「變亮」,這樣就能夠把兩幅照片中的高光位置合拼起來,同時也就可以把夜景中的光都能合成一幅照片。

成品札記

再仔細調整過後出來的成品就是這張了,在尖沙咀海濱長廊所拍的維港天際線夜色,拍過之後也覺得這裏比起新建成的海運觀點更能拍出美麗的維港夜景,只是間中會有船隻靠近下方的公衆碼頭而有所影響。

另一張是在荃灣海濱長廊所拍的,當天在5時許才決定外出拍日落,所以選擇了離家比較近的荃灣。當天一下車便發現天邊出現了最容易燒起來的層雲,因此也加快腳步前往那裏,當然最後也沒有辜負了我的期望,出現了非常美麗的火燒雲。

最後一天則選了在紅磡車站上蓋的多層停車場拍攝,適逢當天能見度不太理想,因此也特意選了前進元素比較多的地點;當然,這個位置的前景不但是多,還有一點亂,因此在構圖和處理下方的光軌和光量是也要特別花一點心思。

在過了這幾天非常充實的日落拍攝後,迎來的又是冬日常見的灰朦天氣,人也不由得灰了起來。

© 2023 by Fai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