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經常在下雨,連日的雨霧也令不少攝影者感到困惑。雨天的時候,能見度會下降,也不適合登山攝影;但在雨後能見度會因為雨點沖走空中的污染物而上昇,同時雨後城市裡的各處會出現水漬,也是我們常常所津津樂道的天空之鏡。那麼,這裡就介紹四個適合拍夜景的天空之鏡景點給大家。
西九龍海濱長廊
位於西九龍填海區的海濱長廊是很多人去野餐和散步的好地方。基本上沿著海濱長廊走也能看到不錯的風景,但要遇上天空之鏡的話,就要到近東邊入口的停車場。停車場有一片大大的空地作泊車之用,在大雨過後便會積出一個有如水池的水漬,在我看來這個更應該稱作《西九龍湖》。只要遇上天氣變好的日子,就可以看到日落和夜景的天空之鏡。當日到訪西九龍海濱長廊時剛好遇上火燒雲,變成緋紅色的卷雲同時出現在天空與鏡子上,讓人分不清楚哪邊才是現實。事實上,夕燒的卷雲代表著天氣將會變壞,大概在他出現的十小時後便會下起大雨;結果翌日清晨真的下起大雨來。
拍完日落的方向後,便可以轉為拍攝維多利亞港的夜景。維港有世界三大夜景之稱,一般都會從太平山或尖沙咀海旁觀賞;而比較少人會從西九龍海濱的角度看。在筆者眼中,西九龍這邊在眾多水平面的景點中算是較有立體感的。
春秧街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因為鐵道市場而有名,例如泰國的美功鐵道市場便能夠看到鐵路穿過繁忙的市集,而香港也有類似的景色。儘管嚴格來說電車不是鐵路,但北角的春秧街街市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電車市場。春秧街距離北角地鐵站只有約7分鐘路程。
在平日的時候春秧街和一般的市場沒有分別,一樣有絡繹不絕的人流,一樣有販商叫賣的聲音;特別的是間中會有電車駛入春秧街盡頭的北角電車總站,期間會響起叮叮聲提醒路人。每逢大雨過後北角電車總站附近便會出現一個大水漬,只要從低角度看的話便能看到有著電車的鏡子景色。
南山邨
香港有不少有特色的公共屋邨,例如有雙塔式的愛民邨、背山面海的華富邨;當中比較受歡迎的是南山邨。南山邨在1970年代建成,有著遊樂場和對稱的建築,也因為交通方便和有不少特色食店而吸引很多人前來。離石硤尾地鐵站約9分鐘路程的南山邨對我來說不僅是個拍攝景點,也不只是吃飯的地方,而是一個確實居住過而且有深厚感情的地方。由於外婆住在這裡的關係,從小到大都在這裡花過不少時間。南山邨從前的那種熱鬧和現在的有些不同,著名的品香樓以前是一所茶樓,也是我外公生前工作的地方,小時候很多時候會在那裡留連。平台上的遊樂場從前也沒有攝影者來訪;彷彿就只是一處和別的屋邨沒分別的地方。
現在外婆不時都會望出門外,然後向我笑著問道:「啲人都唔知有乜好影」;每次我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笑著稱不知道。我不知道其他人來這裡拍攝本著甚麼心情,我只知道我每次來這裡的時候,都是想回味一次小時候能天真無邪地跑過這屋邨,帶點不捨卻也帶點喜悅。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
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也稱作西環貨運碼頭或Instagram Pier(下略稱作西環碼頭),應該是這四個景點中最為人熟識的地方。西環碼頭當初只是西區居民的散步地方,因為門外寫著閒人免進而沒有太多人進出,但後來因為有人透過碼頭地面積水倒影拍到的「天空之鏡」景色,加上碼頭內堆疊起來的竹棚和卡板而成為不少文青的朝聖地。
和眾多的天空之鏡一樣,西環碼頭裡的水漬是雨後或是船隻上落貨後遺下的,自然而生的景色和開放的空間使它成為香港優秀的公共空間之一。後來人潮漸漸增加後,政府便開始把碼頭的地面平整化,現在幾乎都不能看到自然出現的天空之鏡,水漬也只是人們自己把水倒在地面而成的,本來的意義和美感好像隨平整化工程灰飛煙滅。撇除嚴肅的話題,該處仍然是一個觀賞夕陽的好地方。
--
這四個景點的天空之鏡,大家有看到甚麼共通之處嗎?其實它們都不是政策規劃下的產物,這些雨後的水漬在我們平日眼中也許是不乾淨的空間,但是反過來看卻是一個美麗的小角落。馬克思主義哲學家Henri Lefebvre認為空間是由規劃師下的概念化的空間和居民及使用者眼中的生活空間中應運而生的;當初規劃成效率為上的西環碼頭成為居民消閒的地方便是一個好例子。在當權者眼中需要清潔的地方在我們一般人眼中也許是個舒適的角落,有時候我們也不希望這個城市太過乾淨,偏偏那一點的不潔也是帶給我們歡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