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發佈了一篇講述牛池灣村會在未來收回重建,而在同一計劃中,位於黃大仙的竹園聯合村也會面臨同樣命運,因此便同樣進行了一次拍攝計劃,同時細說一下該村的歷史緣由。
現時大家所指的黃大仙自然是源自位處該地的黃大仙廟,然而在地下鐵設站並為其命名之前,自清代康熙年間這裏一直被稱為竹園。二戰前竹園只有十多戶原居民,但戰後内地難民逃至香港,不少在低地搭建木屋或租住原來的鄉村屋宇,同時也有一些小型發展商霸佔山邊官地興建磚屋。
由於不少難民原本是内地財商,來港落腳後也在竹園一帶設廠經營,一時出現不少布廠、理髮店等等。而殖民地政府當時偏向不干涉市區邊陲村落的發展,管治方面透過任命鄉長來維持穩定,而如電話、供水等公共設施則依靠私人發展商申請興建。
然而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改變了殖民政府的房屋政策,由原來的不干預轉而興建更多的徙置大廈,將不斷增加的内地難民置於控制之中。1957年政府興建龍翔道和黃大仙徙置區(即後來的竹園上/下邨),徵收土地時,受影響農商及廠戶沒有任何安排,私家屋地也只獲得一毫子一平方呎賠償,甚至動用軍警強拆,將部份村民遞解出境。
當時位於東九龍的一眾鄉村眼見未來自身也會面臨收地的局面,便決定組成十三鄉委員會向華民政務司抗爭,後來這場護村抗爭運動走上我們今天熟悉的國際線,英國國會議員參與斡旋,同時中國外交部發出兩次照會強烈譴責英國政府,最終政府態度軟化,原居民屋主獲撥地建屋,廠戶被安置到新建的工廠大廈。而農戶則獲青苗費和開耕費作現金補償,非原居民業主則可選擇獲現金賠償或安置於附近的徙置區單位。
最終竹園村的抗爭在訴求獲得回應後圓滿落幕,經過多次收地後也只剩下現時竹園聯合村的範圍:南臨龍翔道,東至盈鳳里和新光中心,西北則被沙田坳道所包圍的一個長方形地塊。現時村内不少是原居民石屋和由紗廠及附屬倉庫所改建成的房屋,當中包括有49戶登記寮屋。
村的外圍有不少營業中的小食店、餐廳和士多,由於位處黃大仙市中心,也有不少人光顧;順帶一提,那家蒸籠燒賣也是獲得燒賣關注組點名的店家之一,只是拍攝當天沒有機會一嘗。
同時,村内有不少因寮屋被強制清拆而留下的零碎地塊,雖然現在都被鐵絲網圍封,實際上仍然能從地政總署作為短期租約(STT)形式以不多於3年時間租出,以位於市區中心和已平整的閒置官地而言,這800多平方米的土地實在是非常少有的選擇。
和其他寮屋區相似的是,竹園聯合村巷弄從外面看起來的確有點嚇人,陰暗且狹窄,還不容易知道裏面有著甚麽,但走進去不難發現只是尋常百姓家,能看到他們在裏頭打麻雀,有時還會傳出炒菜的味道;寮屋裏面的,不是只有刻在門口那道編號般冷淡。
另一次拍攝時發現,村内鐵皮屋之間還長著一顆大榕樹,好像穿插在寮屋中間,默默與其他居民一同生活著;但眼見榕樹的所在位置正正在整個村落中間,要是重建的話也難免要被砍下來吧。
埋沒在樹海和鐵皮裏頭的,盡是人們生活的痕跡。
根據現在政府宣佈的重建計劃,這裏應該會被重建為高密度的公共房屋;在臨近黃大仙站的位置,配合附近的新蒲崗工業區和啓德商業區域,一棟棟公共房屋無可否認是一個能幫助基層的良政吧。
竹園聯合村對開的龍翔道在2019年曾經是數場激戰的地方,無數的催淚彈和燃燒彈落在此地,偏偏東九龍不論在1957年的收地抗爭運動、67暴動都一直是抗擊暴政的主戰場,我們還能從這一帶的寮屋建築群,新蒲崗工廠大廈的景觀中略為窺探過去,但當一切都被推到重建後,我們的後代又如何從城市的每個角落回望過去,還是只能從教科書中被操控刪改的歷史中學習,這點的確值得深思。
延伸閲讀 及 參考資料
《歷史的轉角──早期香港護村運動的盛衰》 ー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留聲」口述歷史檔案庫 ー 吳佛全 / 衙前圍村吳翰高祖司理》 ー 「香港留聲」口述歷史檔案庫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