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Fai Redefined

九州山陽ノ旅(五)、坂道之城 - 長崎


一般香港人說起長崎的話,大多的印象應該離不開美軍在二戰時於長崎投下原子彈,從而使日本投降的事件。其實自江戶時期,長崎已經是日本唯一的通商港囗,與外國交流十分頻繁,因受到荷蘭及中國文化的影響而被視爲外國文化的玄關。

長崎市有著濱海丘陵地貌,市内7成的地方都是山坡;同時佔全市面積13.1%的中心市街地居住了78%的人口,人口密度高達7,900人/km²,比香港整體的人口密度更爲高。四面環山的地勢使市街地和住宅大多都建在山坡之上,坂道和梯級構成一個獨特的城市格局。

相對於有近千餘年歷史的京都,長崎現在的面貌大概五百多年前開始塑造。

而在衆多建築物中突圍而出的是位於中島川上的眼鏡橋,同時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石造拱形石橋。

雖說是長崎的著名景點之一,但假如到訪時遇不合時機,橋上的倒影沒有出現的話,便會變回一條普通的石橋;因此都建議各位在正午前去參觀,橋的影子才會最為明顯。另外橋下河川附近的石堤還有一塊心型石,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嘗試找找看。

另外,眼鏡橋也是不少前來長崎作修學旅行的學生的觀光點,如果想看女學生的話也許可以在此守候的(笑)。

鎮西大社諏訪神社,是長崎市東面的位於小山上的一座大型神社,其所供奉的是名爲建御名方神的諏訪大明神;過去有著被長崎的天主教徒破壞的歷史,但後來經長崎的奉行於17世紀時重建。通稱的名稱「鎮西大社」為朝廷下賜之稱號,因此建築上十分宏大美麗。

1945年8月9日上午11點2分,長崎市被美軍投下原子彈,造成約15萬人的死傷。在原子彈落下之地的長崎浦上建立的國立長崎原爆死沒者追悼平和祈念館,嚴肅的氣氛和寧靜的環境,館內展示的寫真充滿著衝擊,讓人反思著戰爭的禍害。

被爆中心地附近的平和公園祈念像,平放的左手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高舉的右手則對核武器和戰爭作控訴。在場所見,到長崎修學旅行的學生都需在祈念像前獻花默哀。儘管日本的教科書上對南京大屠殺等事件都刻意隱瞞,但民間的厭戰情緒,還有學校在帶領學生反思過去的努力卻不容忽視。

自1915年開通的長崎電氣軌道是九州唯一的私營電鐡公司,在二戰末期曾因原爆而導致全線停運,但卻同時能與原爆後三個月内重新開通,也成功於兩年内也將全線重開。和廣島一樣,長崎的路面電車也如當日一樣作爲市内的交通樞紐肩負起運載市民的任務。

雖然沒有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的宏偉,位於風頭山麓的若宮稻荷神社的入口也有著一層層的鳥居沿著梯級矗立著。

登上風頭山途中會經過伊良林平的一處高台,看著漸漸落入地平線的夕陽、配上眼前的坂道、小屋,還有女子高生,構成了一個有著濃厚日本味道的夕陽。

前往風頭公園拍攝夜景可説是個突然,由於當天在最後一刻才知道稻佐山的纜車停駛,到五時許才急忙找另一個拍攝夜景的地方。風頭山雖然要攀登不少梯級,途中還有不少分叉路和墓園,但這裏從側觀看的長崎港景色也是十分華麗。

風頭公園上矗立著紀念坂本龍馬的雕像。坂本龍馬在江戶幕末時期是提倡維新的土佐藩下級武士,當時他爲了能夠倒推翻幕府,曾經脫藩流亡,以長崎為根據地設立亀山社中作武器交易,但也成功促成了薩長同盟倒幕的合作,最後成功促成了1867年的大政奉還。

長崎在日本悠久的歷史中一直被視爲邊埵地區,但也因此成爲江戶幕府鎖國政策下的天領,用以嚴密監控外國人在日本的活動;但同時長崎也成爲日本與外國交流的重要地方,最後誕生出今天獨特的長崎。

47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